总体来说非标自动化设备行业前景整体向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大量的非标设备自动化公司应运而生,在我国大部分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都是近十几年成长起来的。行业的总体特征是:数量上,小公司居多,产业集中度不高;质量上,公司质地良莠不齐。很多中小非标自动化设备企业发展也遇到各种问题,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公司年复一年都是在生死存亡之间挣扎维持。
非标设备无法形成批量生产。非标设备是没有标准可依,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量身定制的设备,A企业的设备往往只能适用于A企业,不能批量生产复制到B企业。非标设备开发周期长,通常一台几十万人民币的非标设备,从用户提出需求、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提供方案设计、双方讨论确定方案、签订合同、出设计图、零部件加工、到设备组装、交货验收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即使有一定批量的需求,也是先做样机,再批量生产,稍大的批量有时会分成多批次交货。无法规模化生产、项目周期长、利润空间有限,投入产出比过低是非标设备行业的现状之一,制约了非标自动化设备企业发展。
非标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企业良莠不齐。由于从事非标设备行业投资门槛相对较低,租一间办公室,买几台电脑,找几个人就可以承接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设备项目了。有人有客户资源、有人有技术专长,有人擅长机械加工,在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都自立门户各自为政,导致行业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很多小公司都存在很多短板,综合实力和技术能力相差很大,也不乏投机取巧、空手套白狼者混迹于行业内,对整个行业的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行业声誉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产品低水平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多通过低价竞争,或通过各种关系及其它营销手段来获得订单。有些公司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技术能力很弱甚至根本不具备接单能力,供需双方尽管达成商务合作,但交付存在很多问题,交期难以保证或者设备根本满足不了要求没法正常投入使用,没法达成用户投资的预期目标。有些公司技术能力相对较强,但业务能力偏弱,往往只能承接二手甚至多手订单,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最终难以为继,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非标设备自动化公司尽管不都是高科技企业但至少也属于技术型企业,这样类型的企业理应是靠核心技术来服务客户体现企业的价值,为客户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取得合理回报,现实的情况是订单为王,谁能拉到客户、签到大额的订单谁就是企业的功臣,靠的不是技术的竞争力,而是材料成本的节省(偷工减料)、管理费用节省(一人身兼多职,无休止加班等),获得微薄的利润。按理说供需双方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但现实的市场是需方市场,客户就是上帝,众多非标设备供应商围着一个订单激烈竞争,有些企业为了抢到订单不择手段,价值观严重扭曲,用近乎乞讨的心态来讨好客户,也助长了腐败之风,形成了市场潜规则,本来循规滔距的企业也跟风适应,否则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非标自动化行业投资门槛虽低,但要做大做强并不简单,稍不留意就会掉入很深的“陷阱”。非标自动化设备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完成非标自动化研发相对比较困难,它包括研发、制造、安装、设备调试及售后维护等诸多环节。一些规模小、研发水平低、分工不够明确的小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风险更大。目前非标设备行业大多采用先付30%左右的预付款,验收后再付60%,一年后付10%,如果技术上没有问题,交付验收比较及时,基本上半年左右可收回全部款项,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交期延误、验收推迟等情况,一年以上才有可能收到90%的款项。也有很多大公司或行业,没有预付款,非标设备公司先垫资开发,验收后再付款,采用这种方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设备不能满足客户要求被退回,设备供应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直接导致公司破产。一些企业刚开始做比较简单的设备尝到甜头后,开始狂妄自大,盲目扩张,什么订单都想承接,失去了对技术应有的敬畏之心,缺乏起码风险意识,最后掉入万丈深渊,还认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够好而已。
从非标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来讲,以下情况会阻碍非标设备行业技术提升。
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短缺的压力下,选择上自动化设备项目。基于成本考虑,很多企业会优先选择半自动化的设备,稍微复杂的工序还是由人工完成,这种半自动化的产品,一个对机电一体化比较了解的工程师就可以独立完成所有设计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量的这种低层次的自动化需求制约了非标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还有更深层次原因,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尽管人力成本较高,但公司可以根据订单状况可灵活调整人力需求,但自动化设备一旦导入,无论公司业务量如何变化,已经投入的设备成本就固定在那了,没法快速变现。
另外很多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更新迭代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但自动化设备交期不能随之缩短,新开发的设备性能和稳定性很难保证,很多非标设备在需求提出时都在产能的爬坡阶段,如果设备不能在产能最大时正常投入使用,其发挥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自动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能马上恢复生产,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生产会非常被动。导入自动化设备,就需要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建立相应的元器件备品库,这些都是影响制造企业自动化导入的一些不利因素。
非标设备行业松散,没有形成组织优势,没有比较正式的行业协会,政府就很难听到来自非标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呼声,企业缺乏相互间技术交流。非标设备企业之间的戒备心比较强,害怕自己的技术被别人学到了,害怕自己的客户被别人抢走了,害怕自己的技术骨干人员被别人挖走了。这种不相往来,各自为战的情况导致了非标自动化设备行业日益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泥潭。
非标设备行业企业困扰
非标自动化设备企业
技术人员能力达不到企业所期望的要求,能独当一面工程师很难找,综合能力强的工程师要价又高,而且是可遇不可求,待遇要求不高的能力又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很多工程师盲目自大,自我感觉良好,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相互之间缺乏主动学习和交流,害怕失败不敢承担责任,即使是明知是自己设计上的问题也找各种理由搪塞推脱。工程师人员流动性大,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多,相互挖角现象普遍存在。稍有能力的工程师容易一山望着一山高,很多工程师责任心不强,没有钻研技术的精神,没有学习新技术的动力,有些工程师不是用自己的能力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及应得的回报,而是通过频繁跳槽来提高自己的待遇要求。技术方面,公司内部技术得不到很好的传承,技术没有沉淀积累,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同样类型的技术重复开发,同样的问题一再出现,导入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差,技术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项目的好坏成败完全取决于承接项目的工程师个人。
企业困扰:
接到客户项目评估需求,经过评估很多确实超出企业现有的技术能力范围,只能选择放弃。
有些项目评估后技术部门认为可以承接,设计方案迟迟给不出来;好不容易方案提交给客户,不是方案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就是价格比别人高出几倍,当然也接不到订单了。
客户下了订单,时间过去了一半图纸却迟迟还没有发包。
图纸前一天刚刚下发,第二天又追加下发了好多图纸,其中有不少是设计修改的。
加工厂商抱怨图纸表达不清楚,加工精度要求太高,形状太复杂不好加工,交期太紧价格太低。
采购询价,价格比预期高出很多,还有好多外购件的交期比设备的交期还长。
等所有的零件回来,已经过了交期很多天了,只得逼着装配人员加班加点了。孔位对不上,没法装备、好多地方要修改,还有好多零件到了要装配了才发现图纸根本没有下发。装了又拆,拆了又装,装配师傅累了一天,发现没有什么进展,原计划三天装完结果两个星期了,还有零件没有采购回来,还有加工件刚拿到加工厂去修改了。
天天开生产进度会,哪个部门都不觉得问题出在本部门,生产计划成了摆设。再次开会,除了又新增的问题,老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落实解决。
客户天天打电话催,按合同一个月的交货周期,两个月过去了,设备还没有运行起来,客户项目负责人说,赶快把设备先拖过来吧,不管是死是活,让我好交差,否则我的饭碗保不住了。
工厂内部也一致同意先把设备拉倒客户现场再说吧。设备拉出厂,工厂里与项目相关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轮到售后服务部门接手了,客户每天早晚要报告设备进度,明知道设备还有一大堆问题,要能真正正常生产,估计一两个星期都不一定能搞定,明知实话讲客户肯定不能接受,因为交货期已经延误了一个月了,你只能回答说明天,几个明天之后变成下周一定OK,再后来。。。设备又拖回了工厂。
设备被退回,事情严重了,赚不到钱不说,还把公司的信誉也搞毁了,客户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客户。
老板下令整顿,调查原因,追查责任。最后发现设计有问题,采购有问题,PM有问题,品质有问题,生产有问题,结论是公司整个管理都有问题,老板到处求神问药,有点实力的老板专门到外面去参加各种管理培训,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决定高价聘请一家名气大的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对公司进行全面整改,各级领导要密切配合管理顾问工作,每天要安排经理级以上领导陪同,各部门每天要汇报改善效果,晚上所有干部安排管理培训两个小时以上。
几个月后很多问题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做到不生产不良品,不输出不良品,检验不合格设备坚决不准放行,系统流程和表单制定了很多,小到几分钱的螺钉请购和员工几块钱的费用报销都有很严格规范的流程,品质报告堆成了小山,鉴于顾问公司的卓越成效,按合同付清全部款项并表示衷心感谢。老板看公司财务报表时傻眼了,营业额下滑了50%,客户投诉与以往差别不大,只是投诉内容稍有变化,管理干部除了配合不力被炒掉几个,主动辞工的也有好几个,工程师也跑了不少。
老板又重新陷入了困惑之中。。。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小公司最重要的是磨好豆腐。一个不到一百人最多三、四百人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完全没有必要学三四万人的标准产品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找管理咨询公司其实是看错了病,开错了药方。好比本该用中医来预防调理的病,直接用西医的方法来快到斩乱麻,看似高效,实则是后患无穷,没几天病又复发了。
非标设备企业内部问题最根本的其实主要就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与其请管理顾问不如找几个高水平有责任心的工程师,或通过培训提升现有工程师能力的同时,引导工程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聘请技术顾问,严格把好设计关口,把所有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尽最大可能的解决掉,就可达到一顺百顺,一通百通的功效。
有些公司的老板虽然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总想找一个技术全面又懂管理,既有规划能力又能亲自下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但找了很多人来面试总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老板不尽感叹人才难找,就在老板的感叹中企业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二)非标设备应用企业
行业内很多人认为做甲方很容易,就是提需求,跟催一下进度就可以了,还被供应商当财神一样供奉,吃香喝辣,还有额外收入。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甲方也有甲方的难处。
企业困惑:(自动化导入部门)
先要花费好长时间深入到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工艺状况,发现产线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瓶颈,提出初步的改善设想,提交立项评估报告。报告反复修改才通过审批,时间过去了好几个星期。
接下来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甄选供应商,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虽然很多,但好的供应商其实很难找,真假难辨。朋友推荐、百度搜索,找来好多供应商,你要去逐一核实,还得现场考察,又得花上好天的时间。
有些供应商号称什么都能做,你把相关资料发过去,几天过去了,没有音讯,你打电话过去催问,才给你回复说做不了。
收到了几家供应商的方案,有些一看就是在马虎应对,连需求都没完全搞清楚,有些拿了以前给别人家的方案,方案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不能完全适合自己企业的需求,有些价格也高得离谱。
好不容易把方案敲定下来,价格谈妥,但供应商生产计划总是给不出来,再后来你按双方最后敲定的计划去现场核实,发现实际情况与计划完全脱钩,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厂商给你的答复始终是没有问题,你开始焦虑担心能否按时交货,一天几次电话,隔三差五跑供应商工厂,最终你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交期严重延误,而且是没个准信,每次工作检讨会议都很被动,承诺的交期都成了不能兑现的谎言。
供应商总算把设备送过来了,满以为两三天就可以生产了,生产部门物料也准备好了,生产人员也招来了,培训好了,随时准备开工,结果设备调了一个星期、半个月设备还是没法生产。
终于投入生产了,每隔十多分钟一次小故障,连续生产不超过半小时,每天排产8小时,加起来生产了不到4小时,其它时间都在修机调机。
本来导入自动化设备为了节省人力,理论上说是可以省三人,结果安排好几个人盯着,以便及时处理设备问题,还搭上一个维修工连厕所都不敢上,上一趟厕所8分钟时间,回来时设备已经停了五分钟了。
生产主管说算了,还是安排人工生产吧,领导说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的设备,哪能说不要就不用,况且马上有客户要来参观,我们还指望它来接订单呢,你要想办法解决,下达指令一个星期之内如果设备不能正常用起来,你就打铺盖走人吧。这是不是也叫“劣币驱逐良币”,你说冤不冤。
作为采购部门项目负责人你不是没有尽力,你每天几个电话跟催,每隔一天就跑现场,该说的说了,甚至不该骂的骂了,但不管你付出多少,事情没有办好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没有找到有实力又责任心好的非标设备供应商,被谎言所欺骗,被表象给蒙骗,当然也不排斥利益熏心一时糊涂,最后酿成大错丢掉了自己多年辛辛苦苦奋斗来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