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作为中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根据计划,经过约200天的飞行后,探测器将抵达火星轨道,于2021年2月11-24日环绕火星运行,并于2021年4月23日降落一台火星车到火星表面,进行时长90个火星日的探索工作。
今年七八月,短短几周时间里,太阳、地球和火星成一条直线,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短,是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可能要再等26个月。阿联酋的“希望”号已经于7月20日发射升空,而欧盟及俄罗斯的ExoMars 2020已于今年3月宣布推迟到 2022 年发射。
火星探索航天工程凝聚了我国众多科研单位的科技力量,是一次重要的技术成果展示和考验。其中,中科院下辖单位为本次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承担了部分攻关工作。
还记得当年“嫦娥”工程,激光技术以其准直性能,为航天活动提供了“激光眼“,那么本次激光技术又为“天问一号”参与做了哪些贡献?
首先,激光展示了在仪器作用的功能,环绕器和火星车搭载了矿物光谱仪、高能粒子分析仪、激光击穿光谱仪等多种仪器。这些设备将帮助远在地球的科学家研究火星岩石、土壤和大气的成分,更好地了解火星环境。
此外,改定制激光器的特性是“高能、高光束质量脉冲激光器是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的关键组件。但此前国际上并没有类似激光器的在轨报道。”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武汉华中激光
Copyright © 武汉华中激光产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823号 鄂ICP备16024944号-4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